
為推動本地創科及STEM教育,團結香港基金今日舉辦「創科博覽2017」教師講座暨簡介會。壓軸環節「陳繁昌教授:我的科研經歷」,邀請香科技大學校長陳教授,分享他多年來的個人科研之路,及對STEM的獨到見解。
陳教授自言,他高中時期對數學及物理尤感興趣,於是高考後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修讀物理,此後十多年來的經歷,令他發現STEM的哲學:「修讀物理的過程中,雖然成績好,但我卻發現自己不是當物理學家的材料。」當時他向老師求教,教授知道他對物理及數學均深感興趣,便著他轉修著重應用層面的工程學,陳教授亦順利取得學士與碩士。陳教授:「可惜加州理工學院較著重學術理論,我碩士修讀飛機工程,過程中卻連飛機都沒碰過。」陳教授於是再向老師請教,老師這次說,設計飛機已不用「親身接觸」,用當時最新興的電腦就可設計得到。
於是,陳教授再到史丹福大學修讀計算機科學,並取得博士學位。及後,他在加州理工大學任職應用數學研究員,並在耶魯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。陳教授:「1986年一天,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找我出任教授,我當時十分驚訝,我根本沒有數學學位。對方卻說:『沒問題的,我看過你的論文。』」陳教授修讀工程學及科學,之後卻任數學教授,正好體現STEM精神。陳教授:「STEM不會將所包含的四個科目獨立成科,而是要將這些知識互相填補,融會貫通。」而陳繁昌能出任數學系教授,正好體現他融會貫通的極高STEM境界。
香港科技大學作為培育本地科技人材的重要學府,陳校長還分享了他於校園內實踐STEM教育的看法:「今天,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,過去,要將科研成果發展至工程上的應用層面,需要20年,但今天,只需數年時間。科學、科技與工程的界線已愈趨模糊。」而這,正是STEM成為大主流的一大里程。